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征文系列之扎根乡村教育 无私奉献科普知识
本人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学校科普教学工作一线,以“学习、研究、创新、发展”为工作思路;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开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全体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扎根乡村教育,硕果累累
1999年我大学毕业,积极响应国家支边的号召,主动选择到枣阳市南部边陲的一所乡村中学(枣阳市王城镇资山中学)任教,这一干就是17年。这期间我担任过学校语文教师、物理教师并兼任学校科技辅导员和班主任,无论平时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钻研科普教育教学,总想着让乡村的孩子们能够扩大视野,享受优质的教育,并长期工作在乡村中学科技教育活动第一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激发了许许多多农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及动手能力的优秀学生。
随着科技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都已经是科技创新的小能手,我曾带领资山中学几名学生参加湖北省“大力杯”科技竞赛,获得湖北省三等奖、襄阳市二等奖的好成绩,这初次奖项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广大师生。梅校长还安排了专门的科技活动室,还安装了电脑与网络,这为今后的科技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又根据学校实际,引进了电子制作(有源小音箱项目)、七巧板、动力航模、机械步行机器人等,并在市科协与市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关心与支持下,将电子制作作为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就这样我们这所乡村中学成为枣阳市电子制作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科普教育工作中,随时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难题,学生也会问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明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也为了干好这份自己心爱的科普教育事业,我订阅了《电子报》《家电维修》《电子制作》《移动通讯技术》等科技前沿刊物,利用课余时间潜心研究为自己充电,学校的学生都知道如果纪老师宿舍的灯熄灭了,那当时的时间一定是在晚上12点以后,就这样我很荣幸地成了学校师生的“生物钟”。由于本人自幼就喜欢电子技术,加上多年的钻研与实践,已经基本掌握了收录机、彩电、空调、冰箱这些家用电器的检修技术,近17年来就带领科技活动社团中的尖子生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下乡为学校教职员工亲属和周边体力不支的孤寡老人义务维修电器达千余次。
投身“创客”教学,乐在其中
2017年,我在学校创办了“智汇创客空间”,在之前的科技活动基础之上,又引入了STEM创客教育活动,学生个个学的兴致勃勃,乐在其中。我所带的科技团队,从开始的2个到现在的6个(枣阳市南关小学、枣阳市东园小学等);所带领学生,从起初的五六个学生,到后来的几十个学生,三年下来,参与过科学小组辅导的学生有上百人,而通过听我讲座接受培训的学生达到了四百余人。并成立创客教育课题组,为周边学校培养的科技教师达30余人。每次兴趣小组一起讨论的时候,我都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有时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天真甚至很“大胆”,但是他都是通过实验或者科学实例来加以解释,因为有时一句无意的“不行”就会打击孩子们大胆想象的勇气。
开展科技活动以来,我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活动。我认为,让学生参加比赛既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一种认可,又可以在比赛中相互学习、增长见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与展示能力。2018年带领我市高中组代表队和小学组代表队杀出重围,挺进决赛,所辅导的枣阳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代表队7名队员全部获奖,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的好成绩,所辅导的南关小学7名队员也全部获奖,取得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的好成绩。
2019年辅导兴隆二中学生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其中八(1)班学生谢佳欣脱颖而出,其作品《自制简易水位报警器教具》荣获襄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一等奖,该生获得1000元科技奖励基金。
2017-2019年在本校开展“创客教育”,(包含一个无线电班、一个机器人班、一个电脑制作班)并担任主讲教师,学校师生参与率100%,现在我校形成了倡导科学、弘扬科学,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良好氛围。
2017-2018年在本校开展电子科技制作活动,其中我校学生刘世豪的电子科技作品《简易自动调光小夜灯》和杨旭召的《自动简易安检器》获襄阳市一等奖,并入闱省赛参加湖北省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双双喜获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广大基层创客团队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的青春记忆。
爱生如子、筑梦未来
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乡村的学生家庭条件有限,父母对孩子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高,为了不埋没人才我便登门走访耐心讲解,最终获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让我特别难忘的一个叫胡德帝,史雨林的同学由于家庭原因几度辍学,最终通过学校和我的共同努力该生得以复学,并参加科技活动,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也不遗余力为科技活动社团里的5位贫困学生捐款并捐赠电烙铁,孩子们倍受鼓舞,奋力拼搏,不仅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独树一帜,在学习上也是独占鳌头。为了开阔学生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以提高课堂效率,耐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复杂的电路识图,我让学生在硬纸板上画电路图,再插接元器件,后对照电路图焊接。这样学生对实际布线和元件的总装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然后训练学生维修电路的实际能力,最后要求每个人能根据我给的电路图自己选择元件,在万能板上装配出电子设备成品。对于学生在实际探究遇到的问题,通过ppt、微课等教学方式精讲精练,建立科技小组微信群,将课后作业和典型的问题和难点及时发布其中大家广泛交流讨论,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学校积极倡导科学,在科技活动中精心组织人员,合理安排课程,并且每天下午第4节都在本校开展机器人和电子制作活动,与此同时还担任枣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校外科技辅导教师。2018-2019在本校开展电脑制作活动,其中我校学生郝艳华的3D动画作品《智能3D图书馆》、杨旭召的网页制作作品《桑园探秘》、刘世豪的flash作品《危机时代》被枣阳市教育局评为优秀作品并入闱省赛。
2017-2019年每年都在本校或兴隆“文化广场”开展科技展演,展演内容为:1、本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特斯拉线圈、自动循迹机器人,简易行走机器人、单片机温度计、自制安检器、自动调光小夜灯等20多件科技作品) 2、开展现场竞技活动(包括NOC无人驾驶工程挑战赛和中鸣“一带一路”挑战赛),并邀请现场儿童参加互动,激发其崇尚科学精神,培养其创新意识,也为周边群众献上一份科技大餐。
2017-2019年每学期都带领学校“创客团队”穿上红马甲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周边人民群众义务维修电器,并倡导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把安全知识和科技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由于多年的努力,昔日学校科技社团的孩子们都已学有所成,走出大山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如今这群山村的孩子们都带着自己学识和梦想,奋斗在祖国的科技战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