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襄阳科协 > 大事记 > 正文

2020年襄阳市科协十件大事

时间:2020-12-31 10:48:00

一、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三五”期间,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进一步压实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相关部门科普工作责任,以信息化为引领创新科普传播路径,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做到点线面广覆盖,以科普展教活动为载体扩大受众人群,以考核评估为手段推进科普工作常态化。2020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重大科普主题活动10场次,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02场次,创建省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10个、科普惠民社区4个、科普教育学校4所,全力推进科技馆新馆建设。经第三方专业机构调查评估,2018年、2019年襄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8.7%和9.96%,预计到2020年底,襄阳市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将达到10.23%以上,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我市荣获中组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九部门联合授予的“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421.png

市委书记李乐成、常务副市长王忠运在市科技馆新馆展陈工程现场调研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440.png

市长郄英才在十大重点公共工程——市科技馆新馆工地现场调度

二、全市4万多名医务科技工作者勇担使命抗击新冠疫情,市科协“防疫应急科普”受众超400万人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4万多名医学科技工作者义无反顾,白衣执甲,与新冠病毒殊死抗争。截止2020年底,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175人,治愈率96.6%;对重点人员进行医学观察10147人次,核酸检测270万人次。他们用自己的赤胆忠心和精湛医技阻止了疫情的肆虐,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我市259名医务工作者荣获全国、全省、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市科协及时印发了《关于发挥所属学会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市医学会、预防医学会等医学类学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有效释解封城期间市民恐慌情绪,市县两级科协紧急启动融媒体应急科普工作,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科普襄阳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推出“襄阳小科——战疫微科普”网络直播科普产品,围绕居家饮食、运动、疫情防控、心理调节等主题,邀请专家讲授防疫知识,吸引497.5万人次在线观看,有效舒缓了市民的紧张情绪。开展“疫情大防控科普在行动”,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科普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及时转载权威防控动态,增强市民辨别是非抵制谣言能力。进入常态化防控时期后,市科协组织了新冠肺炎科普知识巡展。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457.png

市区中小学生观看市科协举办的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巡展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521.png

副市长丁亚琳,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金崇保在科普展览现场调研

三、159名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来襄开展科技服务,全市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突破100家

实施“院士专家企业行”及“海智计划”,全年共有159名海内外院士、专家来襄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1319名,技术攻关140项,围绕襄阳主导产业举办各类讲座282场次,培训10827人次,带动就业9289人次。全年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8家,全市建站总数达到101家(不含已摘牌工作站),6个院士专家创新团队获襄阳市隆中人才计划资金支持。2020年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襄阳分中心开展产学研对接等各类活动20余场次,签约项目10余个,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端人才20余人,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近9亿元,该中心被评为省级众创空间。《襄阳市接续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顺利结题,课题成果由中国工程战略湖北研究院编印形成《院士智库专刊》(2020年第6期)呈送省“四大家”领导参考,市科协将此咨询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作为编制全市“十四五”规划参考。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538.png

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石花酒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仪式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557.png

张启发院士来襄开展优质稻米调研及相关技术攻关工作

四、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我市“农技小院”建设工作经验获国家和省科协肯定

市科协以农业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服务为抓手,采取“群众点单、科协服务”方式,根据基层的科技扶贫技术需求,邀请省、市相关行业专家深入村组和农户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2020年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科技扶贫培训活动20场次,发放资料1700册,受惠民众达67.4万人次。市科协积极探索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平台建设新路径,整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涉农院校、龙头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农技协等科普优势资源,结合智慧科协建设,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农技小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八法模式”探索“未来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经验文章在中国农技协、省农技协网站上刊发。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619.png

省级农业特色产业科普基地——谷城玉皇剑万亩茶园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638.png

2020年科创中国襄阳对接会代表考察襄阳卧龙山药科普示范基地

五、积极探索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市科协按照“党建引领、企业主需、学会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路,依托市营养学会、市汽车工程学会、襄阳华科大先进制造研究院,建设集“政产学研用金”于一体的襄阳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联盟、襄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和襄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联盟,争取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作为3个联盟指导单位。市科协成立襄阳市科技经济融合试点工作功能型党支部,引进省科技经济融合学会资源,利用“科创湖北”科技经济融合平台对接专家团队,目前精准匹配企业技术需求30项,专家40余人,联盟开展各类对接活动46场次,创新技术成果10项,签约产业对口服务项目6个。医药健康产业联盟成功申报中国科协2020年支持湖北复工复产达产订单服务项目,获得资助资金40万元。11月5日,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现场交流调研活动中,市科协党组书记张智勇作了交流发言,得到中国科协领导的充分肯定。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702.png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程武参加中国营养学会在襄阳开展的对接服务活动

六、全市科技类学会功能进一步发挥,15个市科协所属学会获评3A级以上社会组织

市科协联合市民政局开展了2020年市级科技类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对照国家评级标准,经过严格评估程序,评定出市营养学会、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市创新学会、市公路学会等5家学会为4A级社会组织,市预防医学会、市护理学会、市风景园林学会、市地震学会、市电机工程学会、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市城乡规划学会、市物理学会、市地理学会、市数学学会等10家学会为3A级社会组织。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深化市科协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通知》,明确支持4A级、3A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为提升学会服务能力,2020年市科协采取“以拉练促建设”方式,组织开展学会拉练活动3场。成功举办襄阳市第三届学会学术交流月活动,全年资助30场学术交流、科技沙龙等学术活动,扶持市创新学会等4家单位开展研发型科技机构(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支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等5家单位开展学会科技服务站建设工作。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751.png

市领导按下襄阳市第三届学会学术交流月启动球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803.png

市科协学会拉练观摩活动现场

七、着力为科技工作者办好事实事,全市科协组织凝聚力得到增强

持续深化科协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科协和科技工作者“6+1”工作机制。开展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施英才计划和晨光计划,培育举荐21名优秀科技人才,联合市总工会开展第二届“科技先锋队·创新追梦人”双十佳评选活动。开展襄阳市第二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比,资助109名科技工作者在核心期刊《科技进步与对策》发表论文41篇,帮助科技工作者解决论文发表难的问题。支持开展2020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来自全国高校的101支车队2172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为汽车行业培养了具备创新精神的后备人才。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全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第三方评估工作。在春节、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活动,对50名战疫医务科技工作者和79名在襄或为襄服务的院士专家、基层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等活动,发挥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作用,引导以“三长”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决胜小康、奋斗有我”科技志愿服务行动。全市各级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围绕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开展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科技扶贫等线下线上科普惠民活动近百场次,科协组织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819.png

2020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获奖人员合影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833.png

硕博助推青少年科学探梦活动——“走进汉江湿地”

八、我市17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围省、市科技人才培育和资助计划,“科技人才之家”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培育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2019年襄阳青年科技英才开发计划,对18名科技英才人选进行了跟踪培养,已有2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0人获得发明专利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的发表了SCI论文。3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赴国(境)外开展学术研修资助,为青年科技人才潜心学术、勇攀高峰搭建了平台。积极推荐科技工作者参加优秀“三长”代表、创新争先奖等评选活动,联合市总工会开展“科技先锋队·创新追梦人”双十佳评选活动,7名“三长”获得省科协通报表扬、10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襄阳五一劳动奖章、10个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获得襄阳市工人先锋号,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动力竞相迸发。在易麟孵化器新建1家“科技人才之家”,建家总数达到17个。“科技人才之家”积极发挥科技人才服务职能优势,以提升科技工作者活跃度、拓展科技工作者服务质效为重点,组织开展各项活动100余场次,“家”成为科技工作者思想、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0935.png

2020年襄阳市第二届“科技先锋队·创新追梦人”双十佳评选决赛现场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1146.png

大型人文科普音乐剧《浮出水面》在襄阳巡演

九、市科协建立项目管理新机制,项目实施绩效明显提升

2020年国家和省、市三级科协共资助在襄阳实施项目31类149个,资助总额达到1900多万元。为进一步提升项目规范化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市科协在认真总结近年项目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襄阳市科协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按照“惠民利企、突出实效,公开公正、程序规范,节约资金、讲求效率,依法依规、全程监督”的原则,统一申报、统一评审、统一验收,初步建立“制度先行、管评分离、闭环管理、注重实效”的运行机制,2020年立项阵地建设类项目24个、科技活动类项目46个。建立了“市科协各部门提前谋划、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项目主体组织实施、分管领导主抓督导、责任部室协调推进、综合部室评估问效、纪检监察全程监督”分工负责制;规范了项目分类设置和实施过程,提高项目运行效率。通过探索和实践,2020年项目实施绩效明显提升: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受众群体范围扩大,惠及面大大增加。二是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大幅提升,疫情期间各项行动计划得到有效实施。三是项目活动丰富多彩,受众体验度、满意度更高。四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方式、服务载体重融合求创新,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科创工作成效明显。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1206.png

2020年襄阳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1226.png

襄阳航模爱好者活动现场——解放军5713工厂茨河分厂

十、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建设全国“一流科协”迈出新步伐

2020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主动识变、积极应变,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襄阳市科协及直属单位获得市级以上表彰15项(其中国家级表彰4项、省级表彰5项);被上级科协和相关部门推广的工作经验和做法13项;获评“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项目20个,其中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普基地10个(持续支持)、科普惠民社区4个、科普教育学校4所、县级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2个;各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宣传报道市科协各项工作143项;组织开展“全国创新争先奖”申报工作,推荐2020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3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7名“三长”获省科协通报表扬,其中“三长”代表姚文林在省科协全委会上作典型发言;我会被中科协办公厅确定为第一批信息直报点试点单位,信息审核后直报中办和国办;2篇改革案例入选中科协《地方科协改革创新案例集》;市科协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市党建优秀单位、全市平安单位称号。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1251.png

省科协党组书记叶贤林一行调研保康县科协改革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908171308.png

市科协党组书记张智勇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介绍襄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