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科协 > 媒体看科协 > 正文

【襄阳日报】打造“智慧引擎” 注入强劲动力

时间:2020-09-30 14:20:23

全媒体记者 杨洋

  作为科技与经济、院士专家与企业家、科技界与经济界紧密结合的创新服务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具有其他创新平台所没有的资源和优势,成为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9月25日,我市又有13家专家工作站获批成立。自此,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包括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总数达到105家,这些工作站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助力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南漳致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的神南一号乌红杂交有机天麻技术在国际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围绕该项目研发已申请19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获授权。

  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汤继华合作建站以来,相关科研工作逐步开展。依托专家团队这一重要资源,双方围绕提升玉米品种抗性及关键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等方面,深化产学研合作,选育出了高产稳产的夏玉米品种。

  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齐乐教授建站开展工作以来,取得亮眼的成绩,研发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可实现室内室外无缝衔接、精准定位,定位精度在10至30cm以内,开发了符合市场和行业用户需求的定位基站和定位标签。

  市科协党组书记张智勇表示,事实证明,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瞄准产业前沿、发掘和开拓市场提供了保证,成为指引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的“航向标”,助力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路径

  院士专家是高智人才。市院士中心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与企业合作,各县(市)区科协也积极行动,遍寻渠道联系院士专家合作建站,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提档升级,目前已经形成“全市一盘棋,争相引人才,服务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通过各种渠道和资源,我市围绕重点产业和重要行业需求,先后邀请46名海内外院士、100多位专家教授来襄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进站的绝大多数专家都曾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有的还主持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此外,我市各建站企业还通过在线会诊、发送电邮、登门请教等多种方式,与院士专家团队建立起“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合作机制。仅2019年,院士专家及其团队与我市工作站开展技术对接11次、咨询交流活动15次,举办学术报告会或讲座5场次。

  如今,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成为我市各地区“招才引智、借智发展”的有力举措,为我市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探索跨界联合建站模式

  今年,中国科协发布了《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省科协发布了《湖北省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工作方案》。

  在这种大环境下,市院士中心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式,用好中国科协、省科协所属学会等高端创新资源,在技术咨询、人才引进、平台落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引进科技人才参与我市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有力有效推进我市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相关工作。

  市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主任王有华表示,今后中心将根据我市社会经济规划、区域规划,引导院士专家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主战场、生产一线、薄弱产业和贫困地区聚集,鼓励跨行业、跨区域、多企业的联合建站模式(行业平台),努力把工作站建设成为引进高端智力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战略决策咨询与信息交互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和成果转化与转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