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工作者动态 > 正文

普及科学养殖观念 壮大枣北黄牛产业——记市级科技特派员张永锋

时间:2021-04-29 15:43:20

通讯员 陈文超 全媒体记者 杨洋

  当前,我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畜牧业在农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要发展好畜牧业,推广科学畜牧养殖技术和观念尤为重要。

  枣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兽医师张永锋自担任襄阳市级科技特派员以来,努力践行一名科技特派员的责任担当,开展调查研究,从农民教育、农业产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入手,运用农业科技知识解决农民关心的难题。

  在枣阳北部地区,农民素有养黄牛的习惯。黄牛是当地主要的畜力资源,担负耕作、运输等劳役,这促使当地群众致力于培育体型大、拉力强的役牛,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产需求,使枣北黄牛体型高大、结构匀称、皮薄坚韧、毛短光滑、骨骼粗壮、肌肉发达,黄牛肉质紧致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枣北黄牛虽然在当地久负盛名,市场前景广阔,并且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由于生长较慢、繁殖周期长,规模化养殖场不愿意饲养和繁殖,导致枣北黄牛数量逐步减少。

  2019年,张永锋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枣阳有大量秸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利用。得益于多年的农技工作经验,他想到把枣北黄牛保种扩繁、作物秸秆合理利用、提升农户收入联系在一起。

  经多方座谈、走访、论证,在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后,枣阳市枣北黄牛保种繁育项目在七方、杨垱、太平、新市、鹿头、刘升等乡镇,开始以新的模式实施。

  项目运行方式改变了以往大规模集中养殖的模式,推行母牛分散饲养,藏母牛于农户,对开展母牛繁育的农户按产犊数量进行补贴,并指导开展秸秆加工利用,对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对小麦秸秆、水稻秸秆进行干贮。

  张永锋介绍,这个项目一举解决了三个问题:农户饲养一头母牛,每年可产一头小牛,使枣北黄牛的数量逐步回升,解决了枣北黄牛繁殖率低的难题;秸秆焚烧会带来空气污染,秸秆还田虽能培养地力,但会导致土壤被真菌和虫卵污染,秸秆经过回收加工利用,解决了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大气和还田污染土壤的难题。

  据悉,一头母牛年产一头小牛,可增收1万元左右。部分老年人和农村闲散劳动力通过养殖枣北黄牛,增加了家庭收入。目前,枣北黄牛的养殖规模已经从两年前的不到5000头扩大到如今的近2万头。

  两年来,张永锋通过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培养农民新的生产经营观念。据统计,他在联系村累计开展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20多场次,培训养殖能手80多人,种植业能手1200多人,农产品营销人员180多人。

  张永锋说,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及信息的推广,更重要的是对养殖户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启发。只有养殖户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才能接受新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