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襄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专家
姜南,男,党员,研究员。防护救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会员。从事多个型号的科研及技术攻关。负责和参加过5个航空基金项目,客户、集团课题研究6项。参与国家军标1项、部分企业标准的编写。荣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个人三等功4次。发表论文20多篇、国防科技报告17篇。参与过重点科研大运、舰载机、民用飞机、国家航空救援体系等的论证工作,编写了十几个专业发展规划报告。参加过1次一等飞行事故、1次二等飞行事故的调查工作。作为西工大的校外导师,参与培养多名研究生及博士后的部分工作。带领或参与多个技术团队,从事前沿的科研活动,培养了多名年轻人。
女飞防护救生装备项目关系到国庆阅兵。弹射座椅如何适应女性飞行员是一项大课题,缺少基础数据,国内在这方面的科研是空白的。作为副主任设计师,主动向空军医学研究的专家虚心请教,通过对6个机型座椅的性能计算、装备的适体性改进、人体参数的测量、座椅适应性的比对和大量的科研试验、试飞试用,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2009年女飞编队顺利通过天安门上空,为国庆献上了一份厚礼,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女飞行员的风采。
同时,牢记“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由于长航时飞行,使人机工效问题变的越来越突出。如某重点型号的座椅没有满足舒适性指标,必须用新的技术才能解决。为掌握关键技术要做大量的试验。试验内容包括低气压、爆炸减压、高低温、机械环境、电磁和供电兼容。大量新的科研活动使得加班加点成为常态。有时要去外场做验证,北方冬天零下30℃,夏天40℃多,条件异常艰苦,和团队成员一起没有怨言,任劳任怨,为基础数据坚守科研岗位。某次刚出差回来,收到团队实验出现问题的消息,此时母亲患病正躺在医院,为了不影响科研,下高铁后直奔实验室,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后再去医院,内心对老人更是充满愧疚感。
预研的结果将影响装备的技术水平,从事预先研究的人都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难度。近几年参加的预先研究课题有8个,其中作为项目总师负责的课题有两个,分别是弹射过程中的颈部防护技术研究和弹射座椅腰部支撑技术研究,都是人机工效领域的难题。颈部防护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弹射救生领域内的难题,缺少的是损伤机理和损伤概率的理论支撑。主动承担了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外的资料的研究,对颈部损伤的仿真研究走在国内的前列,在生理损伤评估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完善了弹射救生的理论体系,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在腰部支撑技术研究中,大胆创新,采用非接触式测量的方式,结合人体的工作姿态进行研究,完成多例数据的分析比对,走出一条研究和设计相结合的新路,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