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复:如遇极端天气 如何进行防范应对
转自新华网,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华网:能否请您介绍下什么是极端天气?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王国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研究员)
王国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和极端气候事件,是相对于绝大多数较平常的事件而言的异常事件。即天气或气候变量值高于(或低于)该变量观测值区间的上限(或下限)端附近的某一阈值时的事件,其发生概率一般小于10%。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既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又受到外在影响。全球变暖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从机制上来讲,全球变化,特别是海洋气候的长期变化会对季风造成影响,季风变化对极端降水和温度的影响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
新华网:极端天气灾害同一般的气象灾害在影响程度和范围上有何不同?同样一种极端天气的危害在不同地域有何不同吗?
王国复: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均可造成天气气候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同一般气象灾害相比,极端天气致灾强度大,极易超出人类的防灾能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影响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天气气候灾害的危害一方面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有关,另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紧密相联。同样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致灾危险性一定,但不同地域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不同,例如人口密集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承灾体暴露度大,但防灾减灾能力较强(脆弱性低),而人口稀疏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承灾体暴露度小,但防灾减灾能力弱(脆弱性高),相同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不同地域危害会受到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共同影响。
新华网:我国气象部门对于极端天气事件如何预警防范?目前对于极端天气有哪些监测和预警手段?
王国复:我国气象部门目前已经加强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了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加快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和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了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网站,形成了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
二是提高了预测预报能力。我国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分灾种的天气气候灾害预报系统对提高预报预测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预测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是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能力。随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的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得到拓展,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发布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扩大了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新华网:极端天气来临时人们应当如何防范?
王国复:提高自身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一是做到对政府灾害管理现状的了解,例如对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含义的了解,不同预警信息需要采取何种应对措施,附近的避灾场所分布信息等;二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度与全面性,例如北方地区的居民也需要了解一些暴雨灾害常识;三是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灾害与风险防范意识。
新华网:有哪些举措可以减缓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
王国复:减缓极端天气的发生频次首先就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减排,通过经济、技术、生物等各种政策措施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
(科普中国中央厨房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