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合作路 致富千万家——记襄阳市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涛
卧龙,曾因诸葛亮躬耕于此而久负盛名。如今,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因出一名“山药大王”崛起一座“山药小镇”而享誉全国。
他从交不起学费被迫打工到成立襄阳山药爱心基金会为贫困户捐款;他从返乡一个人种植山药到带动2500户乡亲发展山药产业走上致富路;他从一个种山药的农民到湖北省“十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创业青年领军人物” ……有人说是山药成就了他,也有人说是他成就了山药,他就是襄阳市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涛。
创业路上勇担当
2003年,三十而立的邹涛返乡回到卧龙镇新建村种植山药,当时家里只种几亩山药,由于外地经销商垄断市场,导致山药滞销,当地很多山药种植户都受到了影响。卧龙镇位于汉江南岸,这里的油沙土地非常适宜山药种植,镇上很多人都种植山药。但那时农民只知道种地,不懂销售,辛苦赚的钱大部分都跑到经销商手里了。后来,邹涛和村里的3个朋友合伙成立了卧龙山药协会,自己搜集客户资源。成立协会时,四个发起人每人入股5万元,并承诺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有了20万元的资本,邹涛和伙伴带上卧龙山药的相关资料,开始跑市场。上海、南京、杭州、深圳……10个多月的时间,跑了不少地方,虽然搜集了不少客户信息,可20万元也快花光了。
回到卧龙后,其他3个合伙人认为白忙活一场,萌生了退出想法。邹涛说:“你们不搞我来搞,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为了不让朋友觉得亏本,邹涛借来15万元还给3个合伙人。然后就开始整理带回来的资料,建立客户档案,并把从外地学到的经验、技术整理成文字发给会员们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有几个大客户与他们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2006年,在他的指导下,卧龙镇山药提前一个月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当年山药卖到了5.6元/公斤,此前山药每公斤售价不到2元。种植户尝到甜头后,对邹涛更加信赖。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时,广大山药种植户一致推举邹涛为理事长,注册成立了襄阳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襄阳市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他身上担子更重了。他认为,带头人不仅要当好经营带头人,更要做好技术带头人,于是他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请教专家,久而久之,自己成了山药种植行家。
注重创新谋发展
根据农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邹涛带领合作社确立了“稳固一产,生产方式减量化;做大二产,生产经营品牌化;做强三产,产业走向休闲化”的发展思路。
在稳固一产上,实行产前统一供种、药、肥,产中提供生产信息和技术服务,产后负责包装和销售,一条龙种植营销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品质,扩展销售渠道。随着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山药产量从2003年以前的每亩1500—20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每亩4500—5000公斤;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1276人,网络带动山药种植户2500多户,全区山药种植已由过去的1000多亩稳定到现在的每年1.7-2万亩。
在做大二产上,通过实行山药统一分类包装和初加工,每公斤山药批发价能提高0.2元,以此计算,山药种植户亩均可增收900元左右,全镇山药种植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800多万元。他和合作社不断丰富销售手段,通过开展产地直销、线上销售、客商代理、参展销售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价格。为提高山药知名度,他自筹资金于2010年注册了“茅庐”牌商标,2013年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襄阳山药”已通过中国驰名商标审核;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由合作社申请的“襄阳山药”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襄城区地理标志“零”的突破。
在做好一产、二产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推行了“社员工厂+家庭农场”双创新模式,引领社员参加二次入股、二次分红,2014年成立合作社旗下襄阳农博源农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公司于2017年建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专门进行山药特色系列食品深加工,包括山药粉、山药干、山药保健酒、山药面条、山药曲奇、山药果仁酥、山药小麻花、山药脆片等十几种山药产品,2019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合作社于2015年6月投资建设山药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山药小镇,项目占地180亩,建有加工观光区、销售物流区、配套服务区、孵化区、生态教育区和文化体验区六大业态。已建成社员工厂4万平方米,入住社员246家;生产车间4800平方米,用于山药面条、山药脆片、山药饼干生产;建成全国唯一一家以山药命名的文化博物馆——中国山药文化博物馆;2017年与新乔教育集团合作投资2000多万元,倾力打造襄阳首家森林幼儿园——新乔智慧森林幼儿园。通过山药三产融合,带动社员每亩增收3000多元,实现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教育和文化的融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做出了贡献。
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卧龙镇有10多个村的村民发展山药产业,网络带领农户2500户。山药三产融合项目已安置就业人员350多人,其中:下岗职工56人,大中专毕业生102人,未来几年,预计还将吸纳安置劳动力就业300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合作社的组织引领下,卧龙镇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原产山药种植基地。
2019年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一行视察山药小镇,对襄阳市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做法给予肯定,认为“社员工厂”依托合作社发展,降低了投资额度和投资风险;农民社员参与二次入股和二次分红能够增收致富;通过合作社能够引领社员迈进科技领域。
致富不忘馈乡亲
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山药合作社是全国由农民合作社组织引领种植规模最大的山药基地;全国第一家采用“家庭农场+社员工厂”双创模式的合作社;全国第一家以山药特色产业为核心打造的旅游文化小镇;全国第一家以山药命名注册成功的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唯一一家以山药命名的文化博物馆——中国山药文化博物馆;全市第一批由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市第一家由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社;襄城区第一家注册成功地理标志——襄阳山药。2010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厅评为首批省级示范社;201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示范社;2015年,被农业部评选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社; 2018年荣获全国百强农民合作社,排行第38位。同时,邹涛个人也获得多项荣誉。2012年,被评为全国无公害产品内检员;2013年在首届“湖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中被评选为“十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创业青年领军人物”;湖北团省委创富先锋30强;2013年,被省人社厅授予“2012年度湖北省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014年,被省委人才办评选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领军人物”,同年12月,被省政府授予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018年1月被授予第二届“襄阳工匠”;2020年获“高级经济师”职称;2020年12月,央视”致富经“栏目播出对邹涛专访专题片。
邹涛致富不忘回馈社会,扶危济困,奉献爱心。他成立了襄阳山药爱心基金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困难家庭献爱心,树立新时代合作社形象。谭庄村陈道义的儿子患白血病,妻子经受不起打击中风,他得此消息后,立即赶到陈道义家并送上爱心款;白马村的汪兆会从小患股骨头坏死一直卧床不起,几次手术治疗后已能坐立和短暂站立,但还差最后一次手术,就能恢复其自理能力。邹涛组织爱心基金会捐助5000元,并个人捐助1万元帮助她点燃希望.....疫情期间邹涛带领合作社捐款捐物累计达80多万元,其中个人捐款10.83万元,助力抗击疫情。
通过山药特色产业培植,真正实现了“做好一根山药、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镇经济、富裕一方乡亲”的多赢目标。十载合作路,卧龙山药人在邹涛的带领下,正以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着力把合作社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示范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