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区域创新建设
“科技特派员多次现场指导,解决了现有设备季节性闲置的问题,使养殖场苗种繁育的经济效益成倍提高。”近日,襄城区科技特派员、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教授李修峰到襄城区卧龙镇平桥大福水产养殖场指导大口黑鲈反季节繁育时,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周大福表示。
科技兴业添动力,创新赋能引活水。近年来,襄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不断优化服务、提升质效,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襄城区域创新中心建设。
有的放矢 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我们正在谋划向资本市场冲刺,此举背后是科技创新赋予快速发展的动能。”在湖北凌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主打产品7-AVCA国内销售情况良好,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均为国内第一。”
湖北凌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料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一体化建设,自主研发、生产的抗生素原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项目。截至今年7月,公司累计获发明专利授权24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专利申请达60项。
市场主体被视为襄城区创新的生力军。襄城区持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培育壮大科创主体。该区积极引育规上工业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中小型企业,组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金达成精细化工、华壁新型建材和长城星科建材3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湖北省“瞪羚”企业,在行业领域逐步成长为支柱企业。该区还组织“揭榜攻关”活动,企业发布的8个项目与来自全国高校院所的揭榜团队对接成功。
截至目前,襄城区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8家,完成全年任务88.37%;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3家,完成全年任务104%。
搭建平台 拓展科技创新广阔空间
长期以来,襄城区全力支持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创新载体。
政策扶持、科技指导和资源整合等多措并举,该公司成功建设湖北省电力电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功率半导体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台基半导体技术中心三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依靠这些平台的科技支撑,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层面,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内的“尖子生”。“我们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力电子行业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细分领域,综合实力、器件产能和销售规模位居国内同业前列。”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载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襄城区推动创新载体提质增效,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如今,2家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和8家省级众创空间遍布襄城,今年新增入孵企业44家,带动就业5000多人。
从“叠加”走向“裂变”,从“独家”变为“联动”,襄城区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空间,先于全省探索大学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加快创新平台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襄城已有4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和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开放包容 做强科技创新人才引擎
近日,襄城区财政拨付科技特派员经费18.65万元,激发了广大科技特派员服务襄城经济发展的热情。
2021年5月,襄城区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67名科技特派员签订聘用协议。“签约以来,科技特派员积极帮助企业推进科技进步,培育优势产业,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襄城区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
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一直以来,襄城区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卧龙英才振兴工程,组织并指导企业科研团队积极申报“隆中人才项目支持计划”“省级双创战略团队”,遴选深入创新创业一线、服务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以及“科创湖北”联络员……目前,襄城区有3人获得全市首席技术专家称号,1个企业团队入选省级双创战略团队。
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襄城区优化创新生态,锻造普惠包容发展环境,围绕创新人才、全民科普和创新政策等内容,全面优化科技企业创新扶持政策,积极落实科技金融政策,全力做好创新生态这篇大文章,为全区推进科技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