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襄阳科协 > 政策法规 > 正文

襄阳市科协 襄阳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时间:2023-02-01 09:35:18

襄阳市科协  襄阳市民政局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协、民政局,市科协所属科技社团: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襄阳市民政局  

                                                                  2023年1月13日


襄阳市科协  襄阳市民政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根据中国科协、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推动襄阳市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责任分工的通知》精神,在深入评估市科协党组《关于坚持党建引领学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执行效果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现就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科技社团作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在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广科学普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市科技社团得到长足发展,在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投身科技创新、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科技社团量小质弱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关联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科技社团存在不少空白,科技社团自身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比较薄弱,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有待提升,面向社会提供科创和科普服务的领域有待拓展,迫切需要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与之相适应。

加强科技社团建设和管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科技社团发展道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突出科学建会、政治强会、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治会,着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技社团,着力构建联系广泛、布局合理、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科技社团新格局,着力提升科技社团的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科创服务力、科普推广力、社会公信力,为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二、全力突出抓好重点任务

(一)突出科学建会,优化结构布局。

1.加快建设科技社团孵化基地。围绕科技社团学科布局,做大科技社团增量,扩大科技社团覆盖面,坚持“政府主导、科技社团主体”思路,明确市民政局指导、市科协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及扶持政策,努力建设科技社团孵化基地,使其成为培育壮大科技社团的新高地。

2.努力打造高水平科技社团。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级学会组织通则(试行)》、《襄阳市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与时俱进完善社团章程。按照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强弱项、补短板、扬优势,全面创新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努力建设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高水平科技社团,增强组织发展活力和服务创新能力。

3.发起组建新的科技社团。坚持“四个面向”,结合襄阳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社团支持,发挥科技社团孵化基地重要作用,组建一批市级科技社团。

(二)突出政治强会,强化党建工作。

1.加强政治建设。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科技社团章程,推动党的领导与依法依章程治会有机统一。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力度,进一步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我市关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求,在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的指导下,全力做到“两个覆盖”,践行“四个一线”,不断提升科技社团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2.探索管理模式。持续推进科技类社团等级评估工作,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推进党建工作从“视同覆盖”向“实体覆盖”转化。按照“分类管理、择优扶持”原则,对社会组织等级评定为4A级及以上且成立功能型党组织的科技社团实行一类管理;对社会组织等级评定为3A级且成立功能型党组织的科技社团实行二类管理;对无社会组织等级评定或党组织视同覆盖的科技社团实行三类管理。实施党建强会计划,持续开展科技社团“培优提能扶弱行动”,促进科技社团等级逐次提高,重点培育市营养学会、医学会、生态环境科学学会、汽车工程学会等优秀学会。

3.把准价值引领。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激励其把个人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不断向科技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科学道德建设,加强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建设,营造风朗气清的科研环境。

(三)突出学术立会,繁荣学术交流。

1.强化学术引领。把学术作为立会之本,围绕襄阳都市圈发展重点领域,尤其是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方面,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学术研讨、科研攻关等活动,注重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善于整合资源,引进国家级、省级科技社团智慧力量,联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深度开展产学研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2.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月”活动,真正把其打造成为学术理论宣传的重要窗口、专家学者的交流平台和高端人才出谋献策的智库品牌。争取承办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创新学术交流形式,灵活线上线下办会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学科繁荣发展。

3.组织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增强服务意识,把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作为服务科技工作者、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积极参与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增强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和创造积极性,提高科技社团的凝聚力、影响力,促进全市学术论文水平提高。

4.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制度。大力倡导良好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建立学术论文、调研课题报告等文献查重机制,杜绝抄袭、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逐步建立完善学术诚信档案,对学术不端行为予以记载、披露和惩戒。

(四)突出服务兴会,助力高质发展。

1.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主动参与襄阳“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依托“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围绕襄阳万亿工业强市建设,聚焦襄阳“144”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服务团人才智库资源,整合本土人才资源,组建人才专家库,畅通科技资源下沉渠道,在各产业链关键链条、关键节点建立科技服务站,广泛开展科技咨询、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科技服务活动,有效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积极推进科创湖北(襄阳)服务基地建设,探索“科技社团+产业创新联盟+科创联络员+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构架,加强对襄阳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科技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应有贡献。

2.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把科普工作作为主要业务工作之一,健全科普工作激励机制,推动科普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发挥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动员优势,开发本领域科普资源,丰富优质科普供给,开展公益科普服务,为本专业领域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围绕社会热点和重大科技事件加强科普工作,积极开展科学辟谣,回应社会关切。组织会员积极参与“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用好“襄阳小科”,提升科技社团科普工作传播力和影响力。

3.服务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突出服务会员宗旨和科技工作者主体地位,重点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推动人才资源规模壮大和结构优化。做好科技工作者站点调查,运用调查结果,围绕科技工作者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核心需求,精准有效地提供系列服务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会员个体化需求。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工作者发声,做好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优质服务的平台,做好市委“1+7”人才政策宣传,积极动员会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参加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评选、“双十佳”评选、“隆中人才计划”等各类人才激励活动,大力举荐会员参与上级科协表彰奖励活动,增强科技工作者的存在感和光荣感。

4.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积极拓展学术成果的凝练提升和传播应用,完善集思汇智机制,组建高水平智库团队,建设专业化科技创新智库。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重要产业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经济发展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先导性、战略性、实用性研究,积极参与重大课题协同攻关、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推动学术资源有效转化为智库成果,最大限度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全力参与全市“放管服”改革,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在科技评价、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奖励推荐及其它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发挥独立第三方作用,做实做强做响学会。

(五)突出规范治会,提升治理水平。

1.全力推动信息化工作。建好网上科技社团,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及时听取和反映会员的意见建议,更好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坚持以“智慧科协2.0”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科技社团信息化工作,构建科技社团网络工作体系,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会员信息运维、财务管理、咨询发布、即时通讯及台账管理等在线系统,提高科技社团自我管理服务水平。

2.依章优化会员结构。坚持以会员为本,摸清现有会员底数,构建会员信息库,扩大会员覆盖面和代表性,开展“襄才卡”宣传认领工作,强化对本土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学家、企业创新人才等科技人才的吸纳和服务。建立健全会员准入与退出、诉求反映反馈机制,实现会员常态化服务和管理,规范会费收缴,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3.依章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方式。强化章程意识,发挥广大会员的参与、监督作用,完善运行机制,明确理事会决策层、秘书处执行层、监事会监督层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探索推进秘书处实体化、秘书长或副秘书长专职化、工作人员专职化,推行理事会聘任秘书长制,建立秘书长履职考核机制。

4.坚持依法治会。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会,依法依规依章按时完成年检、换届、变更登记等工作。建立学会动态退出机制,确保建会合法、治会合法、服务合法等全生命、全周期、全过程合法,推动科技社团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全心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市科协与市民政局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责任分工的通知》履职尽责,建立工作会商制度,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对科技社团高质量发展及科技社团孵化基地建设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科技社团,全心全意为科技社团大发展大繁荣创造有利条件。市民政局加强对科技社团年度检查、换届指导、备案登记等日常管理工作;加大对科技社团的财务管理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确保科技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市科协全面落实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监督职责,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社团分类体系,优化科技社团考核评价指标,加大科技社团扶持力度。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开展科技社团党建培训、工作观摩交流活动,切实提升科技社团管理水平,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