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工作者风采 > 正文

刘继红:为橘农炼造“定心丸”

时间:2024-08-23 09:13:46 文章来源:湖北省科协调宣部、武汉科技报 

为橘农炼造“定心丸”——记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刘继红

武汉科技报讯(记者 盛甜)不论严寒酷暑,他始终秉承赤诚之心,与柑橘为友,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属于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人生。

他是华中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继红。自2012年起,他就开始担任湖北省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项目首席专家。他还牵头整合湖北省、市州农业科学院、柑橘产业基地县域技术人员,组建湖北省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带领团队成员深入湖北等地柑橘产区,开展柑橘老果园改造技术示范与应用、橘园化肥及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柑橘省力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柑橘高品质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为我省柑橘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克服困难 推广和应用十余项柑橘提质增效技术

图片6.png 

十余年如一日,刘继红深入湖北省柑橘主产县,调研产业现状,发现产业问题,推广科技成果,主动建言献策服务地方柑橘产业,力求把论文写在橘园里。

针对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他带领创新团队开展晚熟柑橘发展最适区域布局的研究。通过多年、多点及大量的调研,确定了冬季低温与海拔高度是晚熟柑橘安全越冬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晚熟脐橙的优势区域规划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紧紧围绕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刘继红和团队在柑橘种植区大力推广微润灌溉、绿色防控、留树保鲜、枯水避灾、覆膜增糖、延迟采收、完熟栽培等10多项技术集成应用,提升果品质量和竞争力,减少投入和增加经济效益。

2019年,他在当阳开展柑橘果实套袋延迟采收和提升品质的科研任务,在兴山县开展了甜橙留树越冬和保鲜的科研工作。这两个研究项目均需要在春节后及时跟踪研究的效果。然而由于疫情原因,他被阻隔在老家湖北罗田。因果农也不能到基地开展调查,科研工作严重受阻,刘继红只能通过电话了解情况。疫情严峻形势稍有好转,他立即与当阳和兴山的科技人员及果农取得联系,了解基地项目进展,远程观察柑橘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并指导果农和技术人员按调整的计划观察果实和记录。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后的当天,他第一时间驱车300公里到当阳橘园指导高改和品种更新、春季橘园管理。之后又冒雨赶到兴山,察看留树保鲜果实,分析果实品质,统计树体数据,并在大雨条件下不顾山高路窄到长江边,察看山地橘园晚熟柑橘生态种植。

指导培训 被称为“牛”教授

“春剪枝、夏疏果、秋丰收、冬防冻、常施肥、早防虫,柑橘方能结硕果。”刘继红常年到产业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理论集中授课、田间现场会等各类培训班50余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配合开展线上培训,培训技术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次,被农户和农技人员亲切称为“牛”教授。

2023年5月上旬始,他和团队开展了一项基于细胞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开展的防裂果试验。平均每月,他得到当阳深入基地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指导、产业调研、基地考察1-2次,为当地柑农炼造“定心丸”。

“目前看来效果不错,新品种的种植总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品种习性、日常管理都需要做个有心人,高品质栽培必然能换来高效益。”刘教授说。

刘教授先后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10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第九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励和荣誉称号……但他看得很淡,他说如果真能够为柑橘产业的发展做点有益的事情就“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