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襄阳企业高质量发展
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襄阳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杨洋 通讯员 雷雨
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以“用”为导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39家,为我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创新源泉。
近日,省科协公布全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优秀工作案例遴选结果,我市7个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院士专家工作站不仅帮助企业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还助力行业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聚焦新型材料 “泵”发活力
工业用泵被称作“工业设备的心脏”,主要用于输送各种液体。而渣浆泵因为输送的物料里常混杂各类高硬度材料,对耐磨性要求非常高。
“传统的渣浆泵由金属材料制成,虽然够硬,但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性能无法同时兼具。”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知识产权办副主任黄涛介绍,在选矿等行业,一台金属渣浆泵最短使用2天就报废。这样一来,企业只能停产更换新泵,不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频繁更换不利于绿色生产。
碳化硅特种陶瓷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3年,该公司推出了国内第一台碳化硅陶瓷渣浆泵。
陶瓷虽然耐磨,但是易碎,要广泛应用在大型渣浆泵上,还面临着技术升级、产品优化等挑战。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2020年,该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王为民教授就碳化硅特种陶瓷泵开发、生产工艺改进等达成合作。
在王为民的指导下,该公司生产的陶瓷泵耐磨性大大增强,使用寿命是普通金属泵的5倍至10倍,在强磨蚀、强腐蚀、高固含量、大颗粒、高温等工况下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远销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美国、智利等国家和地区。
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01.54万元,出口创汇1186.89万元。其中,该公司生产的陶瓷渣浆泵获央视财经频道“‘专精特新·制造强国’调研行”专题报道。
该公司经理李秋南表示,公司专家工作站成立后,与高校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聚焦节能减排 打造精品
造纸业是我国能耗较高的行业之一。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众多纸企纷纷采取行动,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杨木是一种常见的树种,纤维素含量高,是造纸的原料之一。但在我国现有的制浆工艺中,由于杨木无法得到有效降解,纤维短、成纸强度较差,导致制浆时间长,且能耗高、污染负荷大。
2021年,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制浆造纸学院院长谢益民教授及其团队成立专家工作站,大力推进制浆工艺白腐菌技术工业化应用。
谢益民教授及其团队经过研究,采用白腐菌制浆法,使得纸张的紧度、环压指数、耐破指数、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15.6%、5.8%、15.8%、37.3%、8.4%。
在专家工作站的指导下,公司建成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片预处理生产线,获得防近视用纸、白腐菌处理技术、高浓度磨浆等12项专利。
该公司副总经理薛超表示,此举有效缩短了浆纸生产反应时间,减少了物料消耗,并实现制浆废液回收利用,形成日处理300吨木片的能力。
2023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利税2500万元,与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安徽、河南、江苏等地的7家大型国有出版集团以及国内30多家知名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该公司推出的防近视纸产品获得“湖北精品”认定,被湖北省经信厅列入2024年度湖北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
聚焦资源利用 纳故吐新
在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废铝物料进入生产车间,经过熔炼、精炼、铸造、加工等工序后,变成再生铝零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电子电力等领域。
“过去,大家看不上眼的破烂,如今变成了抢手货,这是高质量循环利用的结果。”该公司董事长王进告诉记者,企业每年能“吃”进25万吨废铝,“吐”出20万吨铝合金,节约100多万吨原生铝矿,“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废铝分离和分选技术是再生铝高质量应用的前提和基础。2023年,该公司与桂卫华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就再生铝新型合金新技术开发达成合作,旨在改变再生铝行业废铝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
在桂卫华院士及其团队的帮助下,该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就建设了复杂废铝保级利用项目生产线,提高了废铝利用率及产品性能,完成热态铝渣回收技术等7个项目的开发及应用,申请专利20项。该公司院士工作站也成为全省重点宣传推介的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之一。
王进表示,技术装备升级后,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5%,再生铝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为企业打造我国再生铝行业生产控制智能化标杆工厂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