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航天梦想 培育科学素养 ——刘集小学“太空种子”种植课程赋能科学教育新实践
3月31日,襄阳高新区刘集小学收到来自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的一份珍贵礼物——2025年“太空种子”和太空种子种植活动指导手册套装,包含太空水果黄瓜、航椒7号、航豇1号等航天育种新品种。这是该校连续第四年开展此项特色科学实践活动。
依托新课标倡导的跨学科实践理念,该校"七彩水滴"科技社团创新构建"天地联动"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建设太空种植基地与校园气象观测站双平台,将航天育种观察、气象数据分析、劳动技能培养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项目驱动-实践探究-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新模式。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完整经历选种育苗、环境监测、生长记录、成果展评等科学探究流程。借助数字化观测设备记录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结合节气变化分析植物生长规律,在实践中培养数据意识与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太空种子与普通作物的性状差异,直观感受航天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激发创新意识。
该校科技社团负责人表示,这种融合科学探究、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实践课程,有效落实了"做中学""用中学"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培育太空种子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更能深刻理解科技强国战略内涵,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底蕴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