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科协 > 媒体看科协 > 正文

襄阳日报:襄约学科学 科普正当时 ——2024年“襄约学科学”公共科普服务品牌建设回眸

时间:2025-01-10 11:47:00

fa04921b1908356bfc0a773348d8422.png

问需于民 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快看,火箭飞起来了!”“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宇航员,坐着飞船上天!”去年3月29日,“襄约学科学——襄阳科学讲堂”首场流动科学讲堂活动在襄阳市海容小学启动,该校报告厅不时传出阵阵惊叹声和掌声。

在这堂以《带你科学观看火箭发射》为题的科普讲座中,科普老师激情澎湃、幽默诙谐,与孩子们互动交流,气氛热烈,用一个个问题敲开孩子们的心门,启发他们思考,用一幅幅图片、一个个视频,为孩子们打开探索浩瀚宇宙的大门。

好的科普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与受众需求的双向互动。由于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的差异,不同人群对科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如何适应时代之变、满足人民之需,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开展科普活动,也成为襄阳市科协对广大科普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2024年,市科协围绕五大重点人群,征集2024年“襄约学科学——襄阳科学讲堂”活动需求,收集到基层科协、科技场馆、科普基地、机关、社区(村)、学校、企业提出的103个科普需求,以及科技工作者、科技辅导员、科普工作者提供的23个特色课程,内容涉及数字科技、物理、天文、生物、农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奠定了基础。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市科协通过构建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的科普新格局,有力推动了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以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问技于民 从喜闻乐见到寓教于乐

去年4月23日,2024年襄阳市青少年科技节活动拉开序幕。从去年4月到11月,包含“十佳科学公开课”评比、机器人竞赛等四大类的13个项目,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了多元化的优质科技教育服务。

去年9月13日,在2024年襄阳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襄阳市科协推出D51路、G02路、G03路、9路4条科普主题公交线路,以科普主题公交车为平台,全方位、多视角、大范围开展科普工作。

去年10月20日至25日,在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上,襄阳市科技馆推送的展品辅导项目和科学实验《静电梦幻游》、科普剧《逐梦苍穹》获得了优秀奖。

一场场科普竞赛走进校园,一个个科学实践活动闪亮登场,机器狗表演“喜感”十足,无人机盘旋在头顶……去年以来,市科协在打造“襄约学科学”全域公共科普品牌的过程中,推出了一道道科普“精品菜”。

为提升科普效果,市科协在创新形式的同时,邀请来自中小学校、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实现了“专业性与通俗性、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去年9月19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在襄阳市委党校作《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专题讲座,从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汽车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授,为推进襄阳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去年11月13日下午,2024年“襄约学科学”地质时光主题科普讲堂在襄阳市科技馆新馆科普剧场举行,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环境地质首席专家,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专家魏鹏飞老师为在场的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专家们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具备将复杂科学概念通俗化、趣味化的能力。

市科技馆馆长王琰璘表示,有了他们的参与,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极大提升了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吸引力。

问效于民 从“全域覆盖”到“全景服务”

群众在哪里,科普宣传触角就应该延伸到哪里。

去年4月,市科技馆联合南漳县科学技术协会在南漳县卞和社区,举办了一场营养膳食科普讲座。

去年6月,市科协、市科技馆、保康县科协联合在保康县店垭镇楚原生茶叶产业科普基地开展茶叶种植技术培训。

去年10月,市科协主办的“科普大篷车”系列活动走进襄州区双沟镇陈湾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科学盛宴。

2024年,为了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襄阳市科协不断丰富“襄约学科学”品牌内涵,开发出科学传播、科学探梦、科普惠民、“科普+”四大系列,科普知识竞赛、好玩的科技馆、银龄科普进社区、科普+文艺等12个项目的科普矩阵,实现了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社区的全域覆盖,不仅走进了数十所中小学校园,还在党校、社区、田间地头等地开展活动。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襄阳科普也有了许多新模式、新形式、新手段。

去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市科协、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举办了2024年“襄约学科学”科普知识竞赛。除了对年度前50名(仅限襄阳地区)参赛者给予实物奖励外,竞赛在每日、每周、每月都设置奖项,进一步激发市民参赛热情。

去年6月26日,由市科协、市委网信办、襄阳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年“襄约学科学”科普短视频大赛线上展播活动圆满结束。该活动吸引了众多科普爱好者、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展播作品的累计点击量已超过10万次。

正是通过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为襄阳营造出浓厚的科普氛围。

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襄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4.2%,高于全国、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比例。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市科协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他们将继续推动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普服务多元化;持续探索线上互动、虚拟现实体验等新的科普形式,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科普传播方式,为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科普服务;深化与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